秦 海的博客
最新更新在: 12/10/2011 10:35 pm

关于作者

联系作者
类别
最新的笔记
伯南克搞错对象了 调整欧元汇率更急切
[October 12, 2011]
Welcome Message
[September 27, 2011]
相册






   伯南克搞错对象了 调整欧元汇率更急切
[12/10/2011 10:35 pm]

周,联储主席伯南克再度抨击了中国的货币政策,呼吁人民币升值,然而,MarketWatch专栏作家马什(David Marsh)却认为,人民币的问题已经成为过去,目前汇率调整必要性更急切的,其实是欧元。


以下即马什的评论文章全文:


伯南克正在做出不惜一战的强硬姿态,可惜他这次是搞错了对象。上周,他在讲话当中大肆抨击人民币的政策,称中国拒绝重新为自己的货币定价,拖延了全球经济复苏的脚步。拿中国当靶子总是很容易的事情,然而,他真正该做的,却是一件困难得多的事情,但又是一件重要得多的事情——他该把注意力投入欧元的贬值问题。


或许,抓住人民币不放,伯南克是为了提升自己在美国议会的支持率。德州州长佩里(Rick Perry)已经明确表示,若联储主席再沿着量化宽松的道路走下去,他就要给对方好看。可是,伯南克真的是搞错了对象,中国人民银行网站。目前世界市场上最应该升值的,其实不是人民币,而是两大重量级储备货币,美元和欧元。


如果伯南克希望未来的人们提起他的时候,说他通过推动汇率调整让世界经济得到了好处,那么他应该注目的其实是欧元。当然,欧元的升值也有前提,就是以希腊为代表的,一个或者若干个疲软的外围国家从欧洲货币联盟拆分出去,让德国等其他国家得到机会,打造一种更强大的,更体面的,更持久的,更结实的货币联盟。


要真正确定货币高估或者低估的水平,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中国人民银行手中累积的大量美元显然是操控的证据。然而,美国对中国货币政策不遗余力的抨击,其背后也隐藏着巨大的伪善。美国主导的世界货币体系之所以能够一直存在,美国之所以一直能够有向世界推销低成本美元证券的特权,最重要的单一原因正是中国的行为在提供支持——他们持续买入美元,然后将其投入美国国债。


难道,事实不是中国的货币已经在开始升值了吗?中国的通货膨胀率是6%,而美国是2%。再考虑到人民币每年的增值速度是3%到4%,这就意味着中国相对于美国的竞争优势正在以每年至少8%的速度在受到削弱。上周五的《金融时报》援引Boston Consulting Group的研究指出,在这一十年余下的时间当中,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和美国生产率的提升将大大削减华盛顿相对北京的贸易赤字。


如果我们愿意研究汇率的扭曲,那正该将视线对准欧洲单一货币。国际清算银行提供的数据显示,自从货币联盟于1998年年底建立以来,中国的货币相对于世界其他货币实质上已经升值了10%,与此同时,欧元贬值4%,美元贬值18%。


欧洲货币联盟内部的地方差异尽管在过去两年的危机期间已经有所缩小,但是仍然是非常可观的。国际清算银行指出,1998年12月至今,“德国欧元”已经贬值10%,而“希腊欧元”则升值6%。这就造成了相应的竞争鸿沟,而这是希腊相对成本和价格的变化所无法填平的,但是如果希腊离开欧元区,则它迟早就会消失。


德国和欧洲其他的债权国或许需要欧元升值10%,这样就可以通过降低进口商品价格的方法来对抗通货膨胀,通过贸易的影响提升德国消费者的开支力度,通过更有效率地利用国内工业资本来提升生产力。


尽管人民币还是华盛顿政治舞台上的主角,但是经济舞台上真正的主角应该是欧元。将欧元区分为债权区和债务区两个部分,允许德国为首的债权区欧元增值,将会让整个汇率体系变得更加健康。中国的汇率操控问题,其实已经是昨天的事情,美国的政策制定者们应该去思考今天最大的问题:欧元。伯南克主席为什么就不开窍呢?(

 


   Welcome Message
[27/09/2011 2:06 pm]
We thank you for your choice to create your blog on on our site!

Please login to your personal administration space in order to add categories, notes, photo albums and to customize your blog.

You may choose between different blog layouts, manage their color and font settings, use templates for your blog and many others.

NEW! Dozens of backgrounds for your blog

A service of blog2net.com, powered by Chaonet.com